以“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推进健康战略
吉安市以构建“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三大体系为抓手,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产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医学人才、学科建设举措,全力推动“健康吉安”战略实施。
“三篇文章”构建“大健康”服务体系
发展健康服务产业,构建“大健康”服务体系,能有效提升健康服务水平,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吉安市在发展健康服务业方面着重做好“三篇文章”:
做好健康教育促进文章。大力推进健康吉安建设,进一步规范全市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实施全民健康促进计划,强化重点人群综合预防干预,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重点打造1-2个健康促进社区建设。到2020年,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广泛开展无烟学校和无烟单位等创建活动。
做好社会办医文章。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全市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为社会力量办医预留足够的空间,新建医疗机构时,优先考虑符合准入标准的社会资本。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推动落实社会办医疗机构医保定点、财税支持、价格收费、投资奖励等相关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紧缺型医疗服务机构。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全市新增2—3所二至三级的康复医院和老年病医院,引导民营医院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全市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30%左右。
做好健康扶贫文章。专门针对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对象及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未脱贫对象,制定由政府出资为其购买新农合,在市内公立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住院、后付费”,以及提高10%的住院补偿比例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提升重大疾病救治保障能力,通过统筹医保基金、疾病救助、财政补助等途径,对贫困群众患重大疾病的医药费用进行减免。对低保、五保供养对象,城镇“三无”人员,福利院供养孤儿,新增四类优抚对象和低保边缘户进行尿毒症免费血透、重性精神病免费救治。
“三项改革”推动“大卫生”发展格局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民心工程,也是构建“大卫生”发展格局的核心关键。深化医改推动“大卫生”发展格局,要突出抓好“三项改革”:
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力争2017年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2020年全市建立较为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组建区域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由市直医院牵头,联合辖区内各县、乡医疗机构,以业务、技术、管理、资产等为纽带,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组建利益共享、业务协作模式的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带动基层服务能力提升,推动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
探索建立区域医学影像中心。依托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学科优势和网络平台技术,建成以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为支撑、各县级医院为中心、覆盖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区域医学影像中心,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建立市级医学影像会诊中心,各县(市、区)以县级医院为核心建立县级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实现乡镇卫生院拍片、县级医院专家诊断和市级会诊中心进行会诊的分级诊疗格局,做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达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市”。
“三大工程”优化“大医学”发展环境
医学人才培养和医学学科建设是医学发展之根本,是优化“大医学”发展环境的驱动力。“十三五”期间,吉安市将持续实施人才强医战略,加大学科建设力度,统筹推进“三大工程”。
人才强医工程。发挥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专家团队的传帮带作用,加大卫生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卫生技术人员全面提升学历和业务水平。积极参与国家、省级和市级优秀人才的选拔和推荐,力争获评“省卫生计生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5人,市政府津贴10人。在三级医疗机构分别设置1-2个特聘专家岗位和客座专家岗位,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柔性引进辖区外退休高层次医学人才5名。
学科增质工程。开启新一轮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和建设周期,培养一批技术特色鲜明、人才结构合理的专业团队,到2020年全市力争建设3—5个临床重点专科。巩固学科发展成果,逐步扩大学科建设范围,五年内争取获评2个医学领先学科、5个省市共建学科及20个省县共建学科。
中医提升工程。鼓励、支持、引导传统中医诊所、国医馆、中医药产业落户吉安庐陵人文谷,逐步打造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的国医文化街。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开展基层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继承工作,推进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创新发展。到2020年全市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立国医堂、治未病中心,10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0%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药诊疗区,70%以上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院服务能力。
作者:吉安市卫计委主任 陈 红